张瑞敏“交班”、董明珠“钦点”海尔与格力的差距在哪里?

@埃森 出处:网络 2021-11-18 15:56

张瑞敏“交班”、董明珠“钦点”海尔与格力的差距在哪里?

【蓝科技观察】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交班”周云杰,格力董明珠虽未“交班”,但却公开“钦点”95后孟羽童成为“第二个董明珠”。两件事情背后,折射出两个企业制度路径的差异。

海尔集团的“交班”更有制度依靠和企业文化的传承,格力电器更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从短期来看,也许董明珠的这种做法更容易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具有轰动效应。不过,从格力中高层的心理感受以及对企业的发展看,未必是有益的。

海尔与格力,都是中国著名的企业,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准,同时也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全球化的急先锋。

本篇,我们不探讨两个企业的现状和未来,而是就两个掌门人离任和即将离任、针对接班人的表态进行分析。

某种意义上,这更代表着企业的未来。这是新旧掌门人能否无缝衔接传承企业文化、能否带领企业续写辉煌的关键。

当然,针对董明珠的表态,我们更愿意站在一个长者对孩子的关爱和期盼角度来解读。

11月5日,掌舵海尔37年的老帅张瑞敏在内部职工代表大会上发表《出发吧,哥伦布号》,随后向外界宣传“交班”周云杰。不久后,格力66岁的董明珠向外界公开抛出培养一名95后孟羽童成为“第二个董明珠”,外界随之脑补她是否会成为“接班人”。

或是有意,或是调侃,董明珠和孟羽童“捆绑”在一起,快速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连续几天霸占热搜榜。

显然,不同于张瑞敏移交权力,重在传承制度、文化,董明珠如此表态,将自己个性、强势的标签贴在一位新员工身上,不论是否意在培养新一代接班人,都略显轻率,或不够“妥当”。

“钦点”22岁董秘接班?

最近,作为一个大企业“舵手”,董明珠在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公开表达了对新任秘书的喜欢,要将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22岁的孟羽童这是要被董明珠钦点为“接班人”的节奏?外界浮想联翩,网友们“炸锅”,也让孟羽童本人不胜惶恐。

孟羽童随后在自己的微博发布视频回应,称自己“内心很惶恐”,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和打工人”,还不忘提及“身边有很多比我更优秀更努力的人”。

年仅22岁的孟羽童,恐怕是秘书群体中最幸运的人。孟羽童是谁?她又何以让董明珠如此看重?她本身是学霸一枚,毕业于浙江大学,就读外国语学院,颜值出众,又有才华,初入职场,展露优秀锋芒。据董明珠评价她很“能吃苦”、“学习反应能力强”,明显让铁娘子觉得很对味。由于在节目中的良好表现,获得认可,7月入职,成为董事长秘书,不过三个多月。

当然,质疑声音也随之而来。董明珠,作为一名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如此表态,无论是调侃,还是有意,对自己,对孟羽童,对格力,都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董明珠来说,其本身是格力的一个强势符号,个人鲜明的符号,强贴在一名年轻后辈的身上。当然,66岁董明珠的确也到了培养接班人的节点,但是如果离任,她不应该给格力还留下董明珠时代的烙印,或者被这个符号“绑架”。

对于孟羽童来说,初入职场,还有很多路要走,成长过程有试错、蜕变,才能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缺少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即使坐上高位,会因揠苗助长而难以站稳、服众。

对格力来说,毕竟,孟羽童与董明珠相识于半年前,通过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才熟知,而很多“老部下”却是与她久经沙场、勠力作战,才走到今天。这样公开表态,或多或少会让跟随其奋力拼打的中高层战友内心感到凉凉,至少会不舒服,甚至影响斗志。

暴露了怎样的问题?

顶层权力交接是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一旦失察、失误,对个人、对企业都会造成“致命”一击。也因此,谁能成为接班人,取决于“一把手”的选择和信任,取决于继任者的能力和忠诚。但最终确立、传承,最终还要通过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塑造,让权力交接成为顺势而成、众望所归的战略落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瑞敏以生态传承机制再次证明,他是当今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当之无愧的创业家、企业家。张瑞敏稳重“交班”做法,更值得董明珠深思。

实际上,海尔新的董事局主席是内部孵化,周云杰是1988年海尔创业早期加入的大学毕业生,保持着几十年的忠诚实干,才走上了关键领导岗位。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赶上了时代,开创了事业,留下了思想,获得了回报,培养了接班人,未来还将流传着企业家的传说。

长远来看,董明珠不可能一直执掌格力电器。谁会来接替她的位置,此前市场传闻颇多,有人说盛传望靖东可能会成为接班人,但突然,这位服务了格力18年的老人去年8月辞职。另一个可能的接班人选执行总裁黄辉,也在今年2月辞去公司所有职务。

相较可见,董明珠“钦点”孟羽童的做法,凸显出企业管理方面问题,尤其是培养接班人上,目前仍是一个待填的空白。

当然,即便董明珠几年后离任,恐怕孟羽童的能力也达不到接班的高度。毕竟,接班格力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重任,还有管理智慧、国家创新创造重任,最重要的是有带领格力持续创新的能 。

实际上,海尔“交班”这种有序的交接,更多的是依靠制度传递权力、文化和发展能力,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周云杰历经锤炼,温文尔雅又忠诚担当,是海尔集团“赛马”的结果,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无可争议。

交接、传承靠什么?

当下,格力日益格外凸显的突出问题,并只不是接班人的问题,而是产业转型、重振核心竞争力和业绩。从去年年底至今,格力股价下跌超44%,如今格力电器股价依旧没有止跌,股价不仅影响资本市场对于格力的态度,也阻碍了其顺利转型。

三季报显示,格力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04亿股,约占总股本的3%;中央汇金也减持4435万股,约占总股本的1%。

据三季报显示,格力电器营业收入470.83亿元,同比下降16.5%;归母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降15.66%。九成收入依旧是空调,但空调销售额被超越。格力股价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美的市值已是格力的2倍多。

明年,格力电器董事会将换届选举,产业单一化、缺乏新接班人、银隆新能源持续“烧钱”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格力的经营困境。而且,董明珠强势绑定格力,一时难以松绑。

去年,董明珠在8个月的时间内参与了13场直播,带货总额达476.2亿,超过2020年格力电器总营收的四分之一。

一方面,这体现出董明珠对格力的支撑作用,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格力对董明珠的过度依赖,并没有通过机制、管理、文化充分调动起系统的积极性和体系力量,去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

当然,孟羽童作为董事长秘书,将其培养为“第二个董明珠”,进直播间卖货,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一个备选项。

综合而言,格力当下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空调以外的其他增长点,加强多元转型的急迫感和危机感,找到持续发展的价值支点和突破路径。

格力不是董明珠的格力,任何一家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在竞争中获得不败之地,一定是基于制度和文化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发展规划和战略执行到位。

因此,在企业发展、交班或传承过程中,个人化符号或标签,也应淡化,因为会难免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危局。取而代之应该是制度、文化,而不是某个人或一句话,这样才更大可能利于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本人。

正所谓“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