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技术5年后,京东如今怎样了?
过去的这两年,对于科技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业务层面,抑或舆论层面,都遭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大部分公司选择了躺平。本来一直热热闹闹的移动互联网圈子,顿时鸦雀无声。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律,盛极而衰、谷底反弹,只要保持初心和韧性,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一次的低迷,是对之前过于狂放的拨乱反正,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一同遭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于那些坚守本分、放眼长远的公司,这反倒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对于一直坚持干苦活累活、结硬寨、打呆仗的京东来说,在这场寒流面前,就显得尤为抗冻。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早年就给京东定性称,要结硬寨、打呆仗。这话出自曾国藩:“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2008年,京东打算自建物流,那时候电商自建物流是一件在外人看来很傻很笨的事情,但是京东坚持做了,如今,京东物流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2017年初,京东开年大会,刘强东系统性的回顾了京东的第一个12年取得的业绩,其中,标志性的成就则是,2016年,京东集团成功的进入了《财富》全球500强(第366位)。会上,刘强东首次向整个集团传达了第二个12年的战略。他表示,“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从此,京东在技术转型战略方向上一路狂奔。至今,整整5年。
站在2022年年初,回望京东过去技术战略转型的5年,用750亿元的投入,换来了京东在智能供应链、云计算、人工智能、零售科技、物流科技以及其他一些高精尖领域取得的众多创新和突破。如今,京东技术体系内有500多名的博士,有1.8万名工程师、程序员在做相应产业工作。
京东物流亚洲1号智能仓、仓储机器人、无人快递车、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等等,都为京东的整个基础设施提供了持续的保障。尤其是“大规模机器人仓调度算法”就获得全球运筹和管理科学界的最高工业应用奖——Franz Edelman杰出成就奖。
京东在超级深度学习、可信人工智能、量子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以及智能零售、物流仓储、智能城市等产业应用领域都持续投入并取得重大突破,创造多个“首创”贡献,在多个领域创造世界领先成绩。
近1000万自营SKU,每接近30天库存轮换一次,这是京东今年第三季度达成的世界级成绩。相较之下,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全球零售巨头Costco,尽管库存周转天数也达到30天左右,但其SKU数量仅以千计。
纵向来看,在过去的五个季度中,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持续取得突破。去年三季度时,这一数字为34.3天,如今一年时间内,京东将这一数字再度压缩4天左右。
刚刚过去的“11.11”期间,京东实现智能供应链全链路预测准确均值达到95%,全国超过300座城市的快递件可以实现分钟达,京东已在92%区县、83%乡镇实现24小时达,这一速度也让业界侧目。
放眼国内,只有京东物流拥有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所谓“一体化”,是既可以在数字世界提供基于数据与算法的供应链战略-规划-计划-执行的全面解决方案,又可以在物理世界提供从解决方案到落地运营的一体化支撑,真正帮助客户实现现货率提升、库存周转变快、履约效率提高、运作成本下降等目标,实现高质量增长。
其实,早在2015年,京东物流科技便开始自主研发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仓储系统,如今,该系统突破了大规模机器人智能调度、任务优化调配以及仓储机器人研发等关键技术,成为大型电商仓储物流中心智能化的典范,并荣获202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5年前的那次年会上,刘强东夸口:“我们发展这么多技术,将来所有技术我们都是开放的。将来我们要发展的无人机、无人车,包括无人仓,我们所有技术都向全社会开放。”
如今,在技术领域获得顶级突破之后,京东真的选择了向全社会开放。
仅以京东云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京东云已为包括城市、金融、零售、物流、能源、制造、交通等领域在内的70个城市、800多家金融机构以及1500多家大型企业、15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刚刚成立一年的京东探索研究院,也正源源不断为京东集团输出技术的“增量”。通过“3+7”(超级深度学习、可信人工智能和量子机器学习3大前沿研究+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城市、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自主系统和智能零售应用研究)的研究布局,其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2021年12月,京东探索研究院联合悉尼大学共建的“织女”模型,在通用语言理解评估基准(GLUE) 的两项挑战性任务中,首次超越人类,位居所有参赛机构第一。这印证了京东探索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力在超级深度学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期间,京东作为智能供应链“国家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其自建的供应链体系、物流仓配体系,在传统供应链网络运输突然中断的非常时刻,第一时间响应并担纲了大量医药防疫物资及民生需求的供应保障。
京东的角色还远不止于体现在疫情这一特殊事件中。去年7月20日,河南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多地基础设施被毁,民生生活物资受到重创。京东则第一时间响应,紧急调拨大量防汛物资、生活物资发往受灾地区,21日午间其第一批救援物资便已抵达灾区。
如今,京东已经成为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
“相信所有人都会问一个问题,技术时代来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是不是都要失业?我给大家承诺,在整个京东集团技术发展过程中我绝不会因为要减员而开除任何一个兄弟。”2017年初的年会上,刘强东这样讲道。
如今,在各大公司都纷纷裁员的背景下,2022年1月17日,京东宣布,2022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超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京东物流招聘超1万名高校毕业生,以储备、培养基层管理人才。过去三年间,京东已累计开放岗位358个,提供近4万个就业机会,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京东自2017年以来全面向技术转型,迄今京东体系已经投入了近75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持续不间断的投入,推动了京东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京东校招岗位中,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工程师等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半数,这其中,多模态识别、分布式计算、量子计算等尖端技术岗位首次向应届生开放。
在持续加大校招生数量和广度的同时,京东也通过加薪举措持续加大对人才的激励。京东集团于2021年中宣布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此外,还推出了一系列诸如“安居计划”、“员工救助基金”等贴心的福利举措。
马上春节了,“春节不打烊”的京东物流宣布,今年将投入近4亿元,对春节坚守一线的员工加大福利补贴,让员工过一个健康、有保障的“安心年”。
我不想用“长期主义”这个词来定义京东,准确但不够全面,但是在有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定义,那就这样吧,一个善于“结硬寨、打呆仗”的公司,是不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定义的。那是一种坚持,看起来笨笨的、憨憨的坚持,却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5年,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不算长,也不算短。5年,放到12年战略规划中,还不过半,成败言之尚早。
2022年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互动合作项目发布会宣布京东成为总台2022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这个合作,一直以来都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的风向标,从微信到淘宝、支付宝、抖音、百度、快手,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京东是最好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