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可以不赚钱,但我要对资本负责
叮咚买菜又上热搜啦。
日前有消息传出,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按照该计划,叮咚买菜将在2022年12月19日前最多回购3000万美元的股票。
对此,坊间传出了争议之声:一方面,回购股票代表管理层认为现在处于股票低点,回购既可以稳大盘,也代表了管理层的信心。另一方面,3000万美元,确实不多,按照叮咚买菜的烧钱速度,可以用多久,是否能坚持到它烧出护城河,烧出未来?
客观地说,在创始人梁昌霖的带领下,叮咚买菜过去几年确实干得漂亮,GMV账面数字依旧增长迅猛。今年夏天成功赴美上市,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足以证明其在生鲜电商这条赛道里的江湖地位,至少跑赢了同期上市的每日优鲜。
那么这次回购3000万美元股票事件,真相究竟如何?
1
缘何引争议?
回购股票的消息一出,最大的争议点是:企业一直没有盈利,倒是有钱回购股票,对股东负责?
就好比家里十几口子都饿着肚子呢,却还要把鸡鸭鱼肉送给邻居,这一幕也未免太攒劲了。
言归正传,对于此事应该如何看待?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叮咚买菜日前发布的2021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其营收为61.895亿元、同比增长111.0%,净亏损为20.106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8.286亿元。
所以,“没有盈利”是事实。
但是,又要说但是,没有盈利就没有未来么?或者说,叮咚买菜是否已经烧出了核心价值?
9月5日,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在演讲中说,叮咚买菜目前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36个城市,拥有1136个前置仓和54个分选中心,其中分选中心的仓储面积近40万平米。
根据叮咚买菜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Q2GMV同比增长80.8%达到53.8亿人民币,保持了强劲增速。而截至2021年9月30日,叮咚买菜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达68.167亿元。
所以,企业确实亏损,但是叮咚买菜的阶段性成果也颇为亮眼。
熟悉互联网模式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叮咚买菜所处的生鲜电商赛道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盈利能力吗?长远来看当然如此,但在实现盈利之前,最重要的价值其实是企业模式中蕴藏的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有没有其他竞对无法撼动的护城河。
这些东西,比短期盈利更重要。就好比当年千团大战,最后只有美团活了下来,凭借的是规模化效应以及强劲的业务拓展能力、进化能力,这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
根据叮咚买菜的规划,“前置仓模式+叮咚智慧供应链系统”是它希望打造的护城河。这套体系尽管也饱受质疑,但如果做成,确实也是别人玩不起的模式,就看叮咚买菜能不能一直咬牙坚持下去。毕竟小生意背后是“城乡一体化”这盘真正的大棋。
这也是决定叮咚买菜市场估值的核心所在,所以并不能简单地将企业事事都与短期盈利能力挂钩,要看到单个的经营动作背后的东西,真正的价值其实在长远。
2
回购股票有没有合理性?
好了,先给坊间的传闻正本清源,接下来再看看核心问题,“回购3000万美元股票”这事到底合不合理?
其实企业回购投资人的股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并不绝对等同于变相的套现离场。
首先,来看看回购条件具体是什么?
“此次股票回购可能在公开市场上以现行市场价格、私下协商的交易、大宗交易和/或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进行,具体取决于市场状况和适用的法规。”
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不一定回购的时候就比你长期持有更有利可图。也就是说,回购当天股价可能是10美元每股,但明年今日有可能是20美元每股,回购并不一定是占了便宜。
此次回购的用意,应该是出于投资人对叮咚买菜的长期支持而表达回馈,根本目的依旧是长期发展。
做企业和做人是一样的,要厚道。叮咚买菜能一路走到今天,投资人的支持确实功不可没,企业要表达感谢也不能光说不练,回购3000万美元股票算是一种厚道之举。
其次,从反面来说,如果3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就等于“套现离场”,那是低估了叮咚买菜的市值。
按照最新数据,叮咚买菜市值33亿美元,公司现金也有近10亿美元。
3000万美元股票回购,与公司市值与现金比起来,并不是多大的一笔钱,所以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就好比你身家一亿,买了个苹果手机,也不至于被当做倾家荡产吧。
所以正反两方面来看,此次回购并不是坊间所说的什么“让领导先走”,不至于。充其量不过是对部分投资人的合理回报,不应过度解读。
还有人举出反例说作为竞对的每日优鲜反其道行之,决定将股票和期权禁售期延长1年,公司管理团队承诺期间不会出售或处置所持股票和期权。
举这种例子来反证叮咚买菜不应该回购股票,就有点不讲武德了。这种例子大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的味道。其实禁售或者回购都是公司合理合法的经营动作,也都是企业的自由,千万不要道德绑架。
最重要的还是看企业经营发展的后势,叮咚买菜的商业模式是否足以支撑市场预期,而不是一时一地的某个经营动作。
说完了,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