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环球家电网 出处:网络 2021-08-27 20:57

2021年8月27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新空气 新‘碳’索 新红利——2021-2022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奥克斯、卡萨帝、COLMO、GMCC、海尔、海信、科龙、康佳、Leader 、美博、美的、松下、新科、TCL、华凌、扬子、志高等主流家用空调品牌与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代表,以及论坛独家渠道合作伙伴京东家电、数据支持机构奥维云网等齐聚一堂,就我国空调行业2021冷年总体运行情况与特点、2022冷年市场走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双碳目标下空调产业的责任担当等话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与交流。

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2021冷年:重压之下 大盘趋稳

2021冷年已然收官,依然是“小年”,这既是预期中的,也有预料之外的。

过去一年,受洪涝灾害、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阶段性反复等因素影响,空调行业遭遇多重“暴击”,这个“小年”是预期之中的。近期中国家电网关于空调行业的采访调研中,相关空调企业也纷纷向中国家电网坦言,2021冷年家用空调市场经营确实面临较大的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市场需求不振……

从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来看,2021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规模5035万台,同比下滑5.8%;零售额规模1598.8亿元,同比微降0.1%,大盘整体相对趋稳,多少有点“小意外”。重压之下,空调行业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空调企业从自身出发,在过去一年面对诸多压力影响下,一方面从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出发修炼内功,同时加强各项费用控制和内部管理,优化和稳定供应链结构,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之外,包括空调在内很多家电企业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比如在面对河南“千年一遇”暴雨灾害时,空调企业纷纷捐款捐物,还针对经销商库存受损空调统一回收换新,对消费者家中的空调推出免费检修、免费移机、以旧换新等活动,切实彰显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产品升级领域,自去年7月1日空调能效新国标落地实施以来,空调企业加速清退老能效空调、定频空调,加大力度布局新一级能效空调产品,并推出主打健康、节能、舒适的新品,加速健康类、高端智能化、舒适性空调的普及。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冷年,定频空调线上市场销量占比较2020冷年降低19.6个百分点至8.7%,线下市场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达到仅3.2%,随着定频空调逐渐退市直至清理殆尽,高能效、节能型产品成为主流市场。另外,新风空调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新风功能配比日益走高,根据京东家电提供的数据显示,整个京东618期间新风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7倍。

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京东家电事业部空调采销部营销运营负责人 张易茗

“今年京东家电的主推趋势新品类就是新风空调,围绕健康、可换气等功能卖点,主打母婴、老人等家庭群体,在家电细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京东家电事业部空调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京东家电针对空调产品的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健康和智能是除能效外用户最为关注的两大功能点,而健康和智能型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还是品牌布局空调产品的核心出发点。另外,更多用户开始关注产品的外观,这与京东家电主推高颜值空调和新风空调的趋势非常相符。“京东家电结合当下用户所需,跟随大趋势进行了相应的产品战略化布局。”

2022新冷年:机遇挑战并存 创新赢得未来

2022新冷年已经开始,市场短期内并不会有大转折,一些利好的因素依然在那,关键是怎么去挖掘和转化。

“按照协会的测算,我国空调的社会保有量5.4亿台,国内零售市场每年大约5000多万以上的销量,其中一大部分是更新需求带来的,也就是对社会保有量的更新,而且这些是靠存量换新需求所驱动的”,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看来,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事情,全球可以说没有第二个这么大的更新市场。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市场资源,用我们的创新技术、升级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像新风空调、无风感技术、洗空气技术、睡眠空调、除菌健康技术等等,都是当下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新技术产品,也正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 王雷

相关空调企业也向中国家电网表示,尽管空调行业进入市场成熟期后,大规模增长条件匮乏,但是千差万别的住房环境和复杂、多元的消费特性让个性化需求在当下的空调市场中大行其道,旧有千篇一律的产品格局难以满足不断涌现的个性化细分需求,这在不断提升企业对产品要求的同时,也催生出各空调企业基于不同细分场景的技术百花齐放。

伴随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兴起,消费者对于空调产品的需求从原来单纯的功能实现到现在对品质、服务的重视,产品个性化和场景化匹配逐渐兴起。对此,海尔空调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用户需求新的变化趋势,推出创新全屋定制空气,客厅、卧室、儿童房、厨房等多场景方案,为用户创造更多维度的健康舒适呼吸体验。TCL、志高瞄准卧室睡眠场景,分别推出TCL卧室新风空调、志高劲爽风169空调,保障用户深度睡眠。

套系场景化新赛道之外,解决“室内空气焕新”痛点的新风空调也在迅速起量,成为空调市场增长的新风口。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彭义提到,新风空调、净化空调、杀菌空调等技术和材料的进步为新品类空调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而在该领域,如海信空调已最新推出兼具新风功能与柔风净化功能的海信新风空调·春风系列。松下即将上市的驭风者J1新风空调,A+级新风换气,带来了室外的新鲜好空气,同时设计搭载了双擎高浓度nanoeX游离子净化技术,守护健康呼吸。新科空调的大风量换新风健康空调据悉也将全面上市。

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张彭义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理念、舒适理念的关注持续攀升。奥克斯推出了第四代自动水洗空调,除菌率可达99.9%,让吹出的风更洁净舒适。美的围绕无风感科技和用户体验不断迭代和突破, 实现“全域均匀风、全域无风感”升级。而在COLMO空调的研发思路可以看到,空气单维产品进化为一个个空气模块,可定制、同时系统可以在线升级,无需换机。美博空调则以“轻奢派”、“健康”、“新能效”、“品质”等为痛点进行产品升级,在行业调整期打出了自己的经营新节奏和新局面。

基于当前行业形势,相关空调企业预判,2022冷年空调市场有望止跌回升。尤其如农村市场的空调每百户保有量仅为70余台,潜在市场需求仍然较大。同时,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细分,用户的聚合形态不断改变,圈层经济逐渐兴起,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细分市场将逐渐撑起中国消费新的未来;同时银发潮日益受到关注,适老产品需求凸显。此外,新场景应用如电梯空调、厨房/卫浴专用空调等也会越来越多,这些都将为空调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国内空调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普及率低于部分成熟市场,但市场份额已大部分来自于存量换新市场,空调经营将告别高毛利率时代,市场竞争变得更惨烈”,中国家电网总编吕盛华称,“品牌竞争格局依然存在较大变数,腰部企业将在竞争中分化, 三、五年之后,空调行业将会形成新的品牌竞争格局。”

“双碳”目标下:减排降碳按下快进键 空调业积极作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预示着“绿色新时代”加速到来,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内在要求。那么,空调行业该如何履行这一使命?

会上,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滕飞介绍称,在双碳目标中,2030年前碳达峰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不仅包括化学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包括工业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二氧化碳。而2060年前碳中和的“碳”则指的是所有的温室气体,这不仅包括了二氧化碳,也包括其它像甲烷、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是煤炭的快速退出需要从现在主体能源50%以上比重下降到5%以下,非化石能源需提高到85%以上,电力占终端能源总消费的比重需要由目前约25%未来要提高到7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每年下降率要达到5%才能实现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要求。“对于空调行业来说,一方面为抵消终端电气化对电力需求的影响,需要继续大幅度提升包括空调在内的家电能效;另外,低碳和零碳建筑将是未来建筑部门的主要形态,家电及空调需要考虑怎么适应未来零碳建筑智能化和低碳化的趋势。此外,碳中和也包含了含氟气体等非二气体,空调企业需要继续研发GWP制冷剂和或不使用制冷剂的制冷技术。”

新空气·新“碳”索 空调企业如何把握2022冷年新机遇?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 滕飞

作为全球空调压缩机市场的重量级供应商GMCC,对空调行业的低碳环保既有更多话语权,也承担更大责任,今年7月,GMCC凭借《新型滑片式高效压缩机技术研究、性能评价及应用》项目斩获2020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若按照GMCC每年8500万台的产销量计算,使用该技术后,一年能够减排430万吨二氧化碳,切实助力国家的双碳战略的落地实施。

“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还将于今年9月15日正式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这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HFCs(氢氟碳化物)生产国、出口国,将对相关化学品进行管控,包括2024年冻结HFCs生产和消费。对于空调企业来说,加速R410A、R32制冷剂的消减,推动环保低碳制冷剂R290产品市场化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此,王雷在会上强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是空调行业的责任,希望空调上下游企业能够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推动制冷剂替代工作,为环境保护、为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