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计较成本、算计盈利都没错,但绝不能以牺牲品质来获取
【题记】 家电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是成熟行业,在格局已经形成稳定态势后,通过扩大规模盈利已经很难,只有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才能获取稳定的收益。但如何把握盈利与品质的关系,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难题。
冯同||撰文
家电行业现在遭遇到这样一种窘境,一方面原材料涨价不断抬高成本,不涨价就难以盈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产能过剩造成产品供过于求,不降价就难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种夹板式的状况令家电业处于尴尬境地。
个中原由,极为复杂。有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的凸显,有全球疫情造成的大宗商涨价的传导,有航运不畅导致的物流成本飞涨,还有人力资源成本逐年提高的挤出效应。总之,行业遭遇的尴尬是多重因素构成的错综复杂局面。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家电产业已经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细分产品也都经历过充分的竞争洗礼。而要竞争,就离不开价格手段,但笔者要说的是,价格手段不意味着一定就要定义为价格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销售终端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所谓价格战一定是要有针对的对象,像似打仗一样有你来我往,绝不是一家企业的单独市场行为。一方有针对性的挑起价格战,就会有对手盘来应战,双方会以价格为核心和手段,获取市场竞争的有了态势。
而竞争中的价格手段,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给用户让利,或者是对一些过时过季产品采取的价格策略。当然,价格手段中也有市场供不应求的涨价行为。价格手段更多特点在于企业单方市场行为,不具有针对竞争对手的性质。
今天还在说成本、价格问题,是看到一位家电安装工小哥的留言,他说最近在给用户安装空调的时候,感觉现在的空调要比以前的轻很多。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感觉出了问题,后来他询问了几位同行,似乎都有这方面的感觉。
后来他拆了XX一台新一级能效的空调,内外机、电磁阀、压缩机与以前一模一样,管子却少了很多圈。令人不解的是,重量由以前的净重31kg,变为24.5kg,能效比却提高了许多。这令他费解,厂家是怎样做到的?
笔者也是纳闷,如果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得企业通过技术降低成本,这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如果是以牺牲质量品质,即行业所说的小马拉大车,必然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原本设计使用5-8年的产品,用一两个夏季就功率下降、制冷(热)效果不佳,令用户提前更新。
在当今市场上,绝大多数用户还是很在意价格。毕竟,疫情之后广大用户赚钱不容易,价格实惠是他们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重要指标和促动因素。如果真是这样以牺牲品质来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伤害的是广大用户,最终失去的也是用户。
对于家电产业来说,这样一个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的行业,所剩的企业已经不多。企业如果在理念上仍然是信奉价格决定一切的话,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不得不常年累月地举行一波接一波的促销活动。新店开张、假日钜惠、工厂放价、明星签售、季节促销……其本质无非是降价促销。,
那么,成熟行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竞争策略呢?答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围绕用户需求的提升,不断开发具有个性化的产品。用个性化和服务打动用户;另一方面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创新产品。以创新产品来创造用户的需求,获得市场有利的竞争态势。
正所谓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过,在技术还未出现新一轮迭代升级之前,为了短期市场竞争利益,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无限度拉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无疑不利于家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硬件,很大程度上不再单独呈现,而是以整体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的家电正是在做这方面的转型变革。重点是把家电单品做到极致,才能拥有自己未来的位置。
因此,家电厂家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把家电这一智能家居硬件的品质做起来,否则只能居家真正到来,厂家产品不过硬的话,只能被行业进化所淘汰。这就是家电产业发展的规律,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