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间接掌控中国中药产业 中医药传承要靠外来的和尚念经?

@埃森 出处:埃森科技 2023-06-20 11:31

日本间接掌控中国中药产业 中医药传承要靠外来的和尚念经?

【蓝科技观察】一边是中国市场少部分知名人士带头反中医,另一边则是日本在中国市场不断向中药产业渗透,到底中医中药有没有价值,可以把日本对中药的态度当成参照物,结果会一目了然。

近期,辰济药业被日资收购的消息引发了中国中药产业的持续关注。

据悉,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传承的知名中药企业,随着被日本津村制药集团以2.5亿元人民币收购,人们不禁感慨成为“日企”的辰济药业在“中医”的大框架下继续发扬光大,还和中国中医传承有关系吗?

值得注意的是,老祖宗文化传承的情感“滤镜”下,再加上2021年辰济药业还曾斥资5亿筹建扩产项目,他以2.5亿价格被卖给日资的结局还引发了行业里对日本间接掌控中国中药产业、以及这次交易是否为“低价贱卖”的担忧。

在以津村制药等为代表的日资企业多年布局之下,中国中药产业的命运似乎并没有办法靠自己来维系,却只能靠着外资来扭转困境,这种现状不免令人唏嘘。

优质中药企业委身外资

4月13日,根据华控康泰发布的一则交易公告显示,华控康泰全资子公司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紫光辰济药业66%股权被作价1.68亿元交易给了日本津村制药集团旗下平安津村有限公司。

虽然该交易最终还需要有关部门批准,但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工商信息变更,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成为100%持股的唯一股东。

辰济药业可以称得上是一家非常优质的中药企业。根据官方信息显示,辰济药业最早的前身是“达兴堂”药房,随后历经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宝鸡制药厂、市场化后经历多轮改组变换,传承至今已经有百年历程。

目前,辰济药业旗下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等九大剂型15条生产线和158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44种,可谓是中国中药领域的“大拿”了。

不过,辰济药业虽然在中药领域的价值积淀颇为丰厚,但他并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这里既有大环境的影响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1997年,宝鸡制药厂改制为陕西晨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随后宝鸡商业集团对其控股,并改名为陕西辰济药业有限公司。再然后,海航集团入主、“清华系”的同方药业集团入主、山西国资入主、日资入主,辰济药业始终难逃被资本甩卖的命运。

本次交易的买方平安津村药业有限公司虽是日资,但它也是日本津村与中国平安的合资公司,此举有利于双方在中药产业上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中医药产业的乱象

对比之下,日本中药企业更成熟、更强大的事实足以引起中国本土企业的警惕。

创立于1893年的日本津村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制药公司,他在医疗用汉方制剂领域市场份额超过80%,还在中药大本营与发源地的中国不断渗透。

日本津村的这笔生意可以说是非常赚,因为他可以依托辰济药业充实其下游产品线和销售渠道,考虑到目前国内一个国药准字产品成本就是千万量级,拥有众多中药品种的辰济药业能够让日本津村借助这一老牌中药厂商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比之下,包括辰济药业在内的中国中药企业们需要反思,明明企业在整体实力和布局上都很优质,可为何就没有办法靠着自己发展好,而是最后只能寻求外资收购呢?

说到底,还是自身实力不足罢了。以辰济药业为例,这一次交易的公开理由是“传统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严重影响目标集团的盈利能力;目标集团的终端市场受到疫情不利影响,恢复缓慢;目标集团所处地理位置并非中国内地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这对产品运输、人才吸纳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带来一定障碍”。

如果说这些公开的理由看起来还只是小问题的话,那么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大问题则更严峻:中医饱受质疑、中药存在假冒伪劣和以次充好的情况下,中国中药企业并没有将这个行业给做好,反而是乱象频出。

事关文化传承,监管是否该介入?

中国中医药行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品质等工作箭在弦上。不仅如此,行业还承担着走向国际、代表中国医药输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责任。

但中药企业面临的市场与管理问题相当复杂,监管部门需要仔细权衡是用外资复兴中药产业的商业价值,还是自主发展更符合市场规律。

不过,以日本津村为代表的外资已经先人一步谋求更大的布局。

近年来,日本药企加速布局中医药产业,比如津村制药就曾多次通过收购中国中药企业来寻求对汉方药的主动权。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全球最大中药生产加工企业是一家日本公司,他的中药原料主要来自中国,甚至中药处方也都来自中国。但在生产加工后,这些中药又转头卖给中国人。

通过成功的资本运作,日本药企相当于把中药产业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关键你还不得不服,因为人家的确在现阶段做得更好。

津村制药之外,正在有越来越多日本药企布局中国中医药市场,这虽然体现了中国市场的价值,却也容易让中国中药成为别人手中的“牌”。

事实上,国家有明文规定要求不能让外资收购一些和中药有关的行业公司。比如根据2021年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显示,“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中药企业被外资收购控股的消息屡见报端,到底是政策允许还是一些企业打擦边球还不得而知。

一些中医药行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从国家监管层面要严格管控中药产业被外资收购。否则,未来中国的中药产业,话语权或被外资牢牢掌控。

当年,商务部限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说明在一些关键产业和历史传承产业上,国家自主可控的确是要比市场交易本身更重要。现在对于中药产业来说,它的特殊性和文化传承属性已经到了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