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IT三剑客 出处:网络 2021-10-19 20:22

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2021年3月,手握5亿用户的Wifi万能钥匙被曝“卖身”360,让我们再一次为工具类App的未来增加了一点悲壮气息,豌豆荚、91助手,这些在前些年动辄上亿用户的工具类App早已泯然众人,要么则像高德地图、快手等实现转型,如今,纯工具类App已经不多了。

或许,能叫上名字的也仅剩下墨迹天气了。

2016年,墨迹天气递交招股书,但迎接墨迹天气的是长达三年的沉默期,2018年,墨迹天气再次更新招股书,据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墨迹天气其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收入占比高达95%,但在2019年末,墨迹天气等来的却是上市失败的消息。

2020年3月,CEO金犁宣布墨迹天气将从C端转型成为B端气象底层服务商,并宣布在之后将要把B端收入比例提升到50%。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在天气应用领域常年排名第一的APP,背后还有阿里的影子,巨头站台依旧难抵上市被否的阴霾,上市失败一年半以后,墨迹天气怎么样了?转型B端能拯救自身的单一业务吗?用户庞大、业绩突出的墨迹天气尚且如此,那么工具类App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且看本文拆解!

墨迹之始:程序员的逆袭

墨迹天气创办于2010年,创始人金犁原是塞班系统研发的一个程序员,后来塞班被诺基亚收购,金犁开始准备自主创业。

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2009年5月4日,金犁做出墨迹天气第一版App,这款粗糙的天气App很快就突破两千次下载量,2010年,金犁成立墨迹天气公司并在两个月后获得长青基金250万的投资。

此后的墨迹天气不断优化,在2012年春天,墨迹天气刚上线一年就做到了同类产品中用户规模第一,用户数突破一百万。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当时在地图行业内小有名气的老虎地图开始找上门来,希望墨迹天气为老虎地图导流。

随后阿迪达斯也成为了墨迹的广告主,墨迹天气将阿迪的衣服穿在了自己内置的小助手身上,有了老虎地图和阿迪达斯的成功案例,京东商城、大众点评、游戏联盟等众多品牌客户也蜂拥而至,在2012年,墨迹天气的承接推广客户超过一百个,并在当年实现1800万营收。

自2010年开始首轮融资之后,墨迹天气在之后的六年间经历了五轮融资,盛大、阿里巴巴、创新工厂、腾讯等机构相继入场。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墨迹天气实控人为金犁,持有37.19%的股份,险峰系、阿里系、盛大系分别持股18.97%、15.5%、6.72%,在这之后,还有腾讯、巨人也在其中持股。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墨迹天气在2012年之后,基本上都占据来IOS天气类免费应用第一的位置,2016年,墨迹天气看时机成熟,冲击上市。

这是金犁也是墨迹天气的高光时刻,但金犁或许也没想到,墨迹天气在此时也迎来了转折。

墨迹之忧:尴尬的转身

墨迹天气自2016年递交上市申请,2019年被否,证监会给出的征询主要有三,一是墨迹天气存在违规发布新闻信息,其次是自主收集用户信息并进行变现,最后是墨迹天气收入中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占比超95%。

前两个问题处理起来并不难,最主要的在第三个问题上。

首先,墨迹天气业务太过单一。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墨迹天气2014年-2017年间,公司互联网广告信息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4.84%、98.12%、98.99%和98.86%。这也就意味着,墨迹天气除了广告收入已经再找不到其他的业务了。

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墨迹自己也想要解决过这个问题,早在2014年上半年,墨迹天气就发布了与自身APP完美契合的“空气果”,室内设备可以用以检测PM2.5、二氧化碳温湿度四项数据,室外设备可以悬挂在室外各个地方,二者需要配套使用。

空气果虽然一定程度上瞄准了关注空气质量的人群,但仅提供检测服务还打出999的售价属实劝退多数人,其性价比反而不及同价位的空气净化器,最终仅创造了2000台的惨淡销量。

在空气果之后,墨迹天气也推出过“环境电商”即墨迹商城,主营灭蚊器、新风系统等产品,但据招股书显示,墨迹电商在的年GMV最高为51.41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墨迹天气问题的本质其实并不在业务向,而在于其根本不具备核心技术。国内的天气数据全部来源于气象局,墨迹天气顶多算是“数据”的搬运工。

如果将全美最大的气象预报公司AccuWeather作为对比,AccuWeather的天气数据来源独立,并且其拥有毫不夸张的说全世界最大数量的气象数据。AccuWeather可以为政府机构、以及公司等G端、B端客户提供气象信息,铁路系统、手机厂商、农场企业等都是AccuWeather的客户,这也为其撑起了百亿美元的估值。

而墨迹天气并不具备气象数据收集、处理的能力,也缺乏一手源头数据,气象相关技术仅仅停留在加工层的表面,这样的技术对B端客户能有多少吸引力呢?

墨迹天气转型B面,虽然有着理论上的可行性,但缺乏核心技术的转型,总带着几分尴尬。

墨迹仍需破局:工具类应用的悲歌

拥有与墨迹天气一样的工具类APP不在少数,这些工具类App在互联网早期常年占据App排行榜前列,这些应用大多有一个特点,具有极强的工具属性、打开时间不超过五分钟,拥有亿级用户。

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但工具类应用几乎难以走成“独角兽”,要么被迫转型、要么被收购。

转型成功的就华丽转身,例如如今的短视频应用快手前身就是视频动图制作软件,宿华将“艰难转型”写进了发展历程当中;

被收购的结局却各不相同,2013年用户数超1.8亿,累计下载量超百亿的91助手被百度收购,2014年手机应用商店的前三名豌豆荚也被阿里收购;2016年红极一时的VUE也被腾讯以5000万美元收入囊中。

曾经的高德地图在与百度的斗争中落败,随后被阿里收做麾下,接入本地业务才起死回生;坐拥6亿用户的WiFi万能钥匙也被曝卖身360;选择继续“坚强”的美图、鲁大师、猎豹,如今如何不用多说。

他们都有极高的用户量,并且也具有相当可观的收入,只是过分单一的营收结构,并不具备长期增长的可能性,也就逐渐成为时代的眼泪。

墨迹天气当下的出路仅剩三条,要么转型,要么等待衰落,要么被收编进大厂,但无论是哪一条,都需要度过很长一段“阵痛期”,转型B端之后,墨迹天气拥有了理论上的“新故事”。

翻开工具类App的B面:墨迹天气们没有想象力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墨迹天气自2019年起,B端营收已经来到千万级,但在整体营收面前依旧占比很小,想要扩大规模化营收绝非易事。

另一方面,当下直播、短视频等更为多样的广告形式也在逐渐侵吞传统互联网广告的领土,墨迹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尾声

墨迹天气做了许多努力,不论是根据天做垂直电商,还是基于天气做内容社区,甚至还买起了保险,但均反响平平,甚至还因广告违规被罚款,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期快要结束的当下,墨迹还要加速快跑才行。